2)第两百三十七章 我不敢说出它的名字_赤心巡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破牧国之威,势压东齐,闻者莫不惶恐一时间奏章如雨,飞落齐天子案头。

  一眼望过去,大都是请求天子顾念大局,御命前线退兵。

  其中曾经写下雄文《功过论》,险些把姜望名声钉死、令其一度为万人践踏的大儒尔奉明,洋洋洒洒万言,上书天子,文辞瑰丽,核心只有一句—一留得青山在,不愁没柴烧,天子应以保存齐军实力为上。

  曹皆不是姜望,他尔奉明当然不敢在没有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大骂其人。

  甚至于也根本不敢提及重玄褚良这等凶人的名字。

  但诸如“前线私为大功计,怎舍退兵!”之类的话,倒也没有少说。

  朝野之中,颇多声援者。

  不少人奉其声为金玉之声,奉其人为齐国文人之良知。

  说他不惧强权,不曲意逢迎天子,笔锋敢向曹皆,是公心为国之典范。

  人们好像已经忘了,他曾经因为蔑诬天骄姜望,附和景国通魔之议,而被愤怒的齐人泼粪家门的往事。

  民心毕竟是易变的。

  元月六日这一天加开的朝议,不仅是齐国上下最关心的事情,也是天下都为之瞩目的一场。

  世人都想看看,齐国究竟是什么态度,齐天子究竟会是什么态度。

  短时间内,会不会爆发第二场霸主国之战!

  此次朝议在国相江汝默的主持下召开,文有温延玉、易星辰等,武有修远,朔方伯鲍易等。

  在京的、有相当话语权的,都参与了此次朝议,可谓济济一堂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太子姜无华,今日身穿太子冕服,亦列位紫极殿中。

  皇三女姜无忧,皇九子姜无邪,亦着宫主朝服列位。

  与以往相同的是,天子仍然高坐龙椅。

  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一次朝议才刚开始,持不同意见的两方就吵得非常激烈,完全略过以往那种温文有礼但阴阳怪气的前戏阶段,一个个用词都激烈非常。

  在景国所带来的强大压力下,实在也没谁还能戴住温吞的假面。

  这一场朝议,不仅仅是关乎他们的政见,也切实地关系着齐国的未来。

  与景国之间的矛盾,绝不能够等闲视之。与天下最强之国开战,就必须要考虑到战败的后果!

  紫极殿里人声鼎沸,几乎要掀翻穹顶。

  一方表示要乘胜追击,永除后患,绝不能被景国吓退。

  一方表示应该见好就收,这一战已经打痛了夏国,能够掠夺大量资源归齐,已经占尽好处,实无必要再与景国开战,把自己逼到冒险的境地。

  当然,争吵的都是兵事堂、政事堂以下的官员,官阶全都不到三品。

  站在齐国官场最顶层的那几个,始终缄默如山,不到最后定音的时候,他们不会轻易表态。

  如此争吵了很长一段时间,谁也无法说服谁。

 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确,甚至于有些对错,连时间也无法给出结果。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