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126、新发展_读档2013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语文老师刘圆最先发现其中奥妙。

  他是一个诗词爱好者,天赋不高,既没名气,也没才气。

  平时偶尔写写诗,聊以**。

  当然,大多内容拿不出手。

  甚至连押韵都达不到。

  外行人一看,就知道水平很一般。

  刘老师自己虽然幻想过写出流传千古的大作,却也自家人知自家事。

  对此并没有太多不甘。

  爱好嘛,本来就是自娱自乐的事。

  没想到,不经意间接触“书生”智能,仿佛打开了新天地。

  “书生”录入了唐诗、宋词的关键字词,计算出词汇出现的频率。

  比如“愁”,“江南”这类词汇,在词牌“忆江南”下出现的概率最高。

  根据词牌名和刘老师编写的内容,人工智能推荐关键字替换,帮助纠正平仄音,自动生成诗词……

  刘老师一顿操作,顿时震惊了。

  平时面目可憎的作品,经过ai雕琢,一下子变得清新可人。

  虽然谈不上名家精品,却也能称得上是“作品”了。

  寥寥数语的改变,带来的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  刘老师把自己十多年积累的诗词拿出来,用ai修改了一遍,整理好之后,找到出版社的朋友审阅。

  对方说他生不逢时,如果是世纪之交发表,说不定还能混个文化人头衔呢。

  现在没人读诗了,写的再好也没什么用。

  刘老师却很不甘心,思前想后,决定兵行险着,把实情告诉编辑朋友。

  两人一合计,第一本人与人工智能合作的诗词大作《今秋集》就此面世。

  俗话说得好,想好酒也怕巷子深,法虽然很好,但影响一般,没掀起太大浪花。

  这个时代,确实没多少人看这个了。

  如果是写淫诗艳词的《玉台咏》,说不定……

  不幸中的万幸,事情被超人公司搜索到。

  正苦于推广的实验室如获至宝,三方一拍即合。

  大笔广告费投进来,各种媒体纷纷报道:

  什么“ai与人类第一次碰撞”、“中学老师的ai情怀”、“唐诗与ai跨越时空的交流”……

  《今秋集》一炮而红。

  正值“绝艺”大杀四方,引起世界范围的动荡,“书生”面世,满足了很多人的现象。

  大家都想看看,ai写诗和人类写诗有什么不一样。

  难道人工智能已经发达到连艺术创作都能掌握?

  初印十万本的《今秋集》销售一空,成为文化界年度畅销作品。

  刘老师借此名利双收,从一个平凡乃至平庸的语文老师纵身一跃成为新时代网红。

  而“书生”的也彻底破圈,知名度和它的兄弟“绝艺”不相上下。

  有人说它是艺术创作的福星,也有人说它毁了艺术,众说纷纭。

  关煌:“你用过书生智能没?”

  林贞贞摇头,“我还没有。”

  关煌笑:“是不是看不上?”

  “也没有,就是感觉不太好。”

  关煌:“不用也没什么,这个东西……”

  “怎么?”

  关煌心想“你这半吊子水平用过之后恐怕会彻底断送创作的热情”,嘴里说道:“没什么,目前还不成熟,只能简单地起到搜索功能。”

  林贞贞没有怀疑,“我接受新事物向来很慢,所以我的朋友也不多。”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。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: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