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十六章 写论文镭是保健品_我的黑科技游戏具现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决定找威廉·伦琴作为突破口,陆行舟就要回现代准备一篇关于X射线的论文了。

  陆行舟并没有什么精神洁癖,觉得复制未来的论文,就感到不适,他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对科学家位面的技术提升。

  反正未来的科技论文都没有出现,他提前搬运过来,说不定能让更多科学家产生更多灵感和成果呢。

  和爱因斯坦告别后,陆行舟回到房间,用笔记本电脑收集X射线相关信息。

  在复制这篇论文时,陆行舟至少要做到精通才行,好在1905年X射线的研究才刚刚起步,陆行舟学习起来很容易上手。

  查看了资料,陆行舟才知道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,在20世纪初大部分物理学家,都在研究X射线,但因为研究工具还有思维局限性的原因,成果并不多。

  陆行舟挑选了一番,觉得还是按照历史进程选择X射线的成果。

  因为伴随着X射线研究,会辐射到其他领域出现很多其他东西。

  19世纪末,20世纪初物理学有了三大发现。

  它们分别是X射线(1895年)、放射线(1896年)、电子(1897年),而X射线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。

  在1905年,大家还不知道X射线到底是波还是粒子,也不知道射线可以分光,照射在不同物质上,也会发出不同的光,更不知道宇宙中存在大量看不见的射线。

  陆行舟第一篇论文,选择了对X射线稍微初级一些的运用。

  利用散射物,让X射线散射,会发现X射线的强度会有很大改变,就是这样一个小运用,20世纪初竟然没有人实验。

  而且证明了X射线强度因为散射改变,可以得出X射线的偏振性,证明X射线其实和正常的光也是类似的。

  现在大家之所以没想到这一点,其实还是和X射线根本看不见有关,大家都没有将它往普通的光上想。

  有些科学家甚至认为,X射线和幽灵一样。

  它们可以穿透物体,在胶片上留下影像的特性和传说中的幽灵很相似。

  现在还不是科学发达的21世纪,无数科学家依然信仰神,甚至企图证明神的存在,有些科学家将X射线当作神迹。

  写完论文,陆行舟又发现了一个大问题。

  因为X射线在1905年还是非常高端的东西,他一个普通人,哪里做的实验?

  人家威廉·伦琴是因为自己是大学校长,拥有当时最领先的物理实验室。

  当然陆行舟要是现在已经在苏黎世理工大学就读,也许物理实验室内可以找到相关设备,但现在他还没进入苏黎世理工大学。

  “看来有必要在1905年弄一个实验室,还可以将爱因斯坦拉进来。”陆行舟心中想道。

  只要有钱,相关实验仪器在1905年都可以买到。

  实验需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