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91章歃血为盟_历史粉碎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。

  这对他们是好事。

  明确划分牧场以后也就不用再因为抢牧场而自相残杀,得到大唐的官职也就意味着是他们的大唐地方官,谁敢侵略他们那就是侵略大唐,而牢牢抱紧杨丰的大腿,就意味着可以跟他一起出去烧杀抢掠。

  这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。

  这些年他们跟着杨丰,已经抢到了太多太多的好东西,这时候的他们日子过得甚至比跟着苏禄横行西域时候更好,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他们怎么可能会想其他的东西。

  当然,他们不会知道,这种划分牧区制度意味着什么。

  一千年后的蒙古人会告诉他们!

  当过五十年,一百年,杨丰的种种后续招数都使出来,他们才能够明白。

  但现在这种制度还是看不出对他们有什么坏处的,等到他们看出这种制度的危害时候,杨丰该干的差不多也就都干完了,他们也已经失去了反抗的能力,甚至恐怕连反抗的精神都没了,而在这片土地上,他们也早已经不再是主人了。

  用无形的牢笼圈禁起这些游牧部落以后,杨丰开始对着地图亲自给他们划分属于各自的牧区,目前跟随他的杂胡一共五十六个小部落,这些部落规模大小不一,总人口加起来约十二万多一点,最大的上万人,小的只有几百人。实际上内部还有更小的部落,游牧民就是这样子,大部落分小部落,小部落分更小部落甚至单个家族部落乃至家庭部落,就像撒下的水滴般散在草原。

  这样给大的部落牧区就要大一些好一些。

  或者干脆把大的部落再分一下,比如酋长有五个儿子,完全可以每个儿子一份嘛!这也算推恩令了,总不能以后酋长死了,就继承人有领地,其他儿子当穷苦牧民吧?杨丰作为他们的长辈有责任为他们着想,他还是他们的大伯呢,这是身为大伯的职责,总而言之就是尽量做到公平合理。

  最终他用两天时间,在地图上为大唐新划出了六十八个县。

  羁縻县。

  酋长世袭县令。

  但和其他羁縻县不同,这里的县令属民得登记造册,至于他们的名字当然也要起汉名了,他们酋长姓杨他们肯定也姓杨,名字以后登记时候现编就行。

  另外他们也得交税。

  杨丰保护他们,他们当然要交税。

  但这个税由县令负责收,每个县根据人口数量交人头税就行,税很低,至少那些酋长们是这样认为。

  杨丰也不指望税收。

  有垄断贸易权别说税率低,他就是不收税,甚至补贴都行。

  他之所以收税只是为了确定主权而已。

  这六十八个县囊括金山以南,准噶尔盆地以西,吉尔吉斯山脉和卡拉套山脉以北,咸海以东,差不多大半个哈萨克,部分吉尔吉斯,部分新疆的土地,当然,主要的划分是金山脚下,伊犁河谷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