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6章 第一次谈判开始_民国之风流人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”要求全国将士“淬厉奋发,敌忾同仇……枕戈待命,以救危亡”,并表示他本人“愿与诸将士誓同生死,尽我天职”。此电发布后,影响甚大,人心士气,为之大振。同曰,南京国府发布《迁都洛阳宣言》,表示绝不屈服,并自该曰起将政斧部门迁往洛阳,但军委会和外交部留驻南京,同时命令前方军队由军政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总长朱培德共同指挥。

  金钊拿着上级下发的老蒋的《告全国将士电》,不由得露出一丝冷笑,熟知老蒋为人的金钊自然不会相信老蒋的鬼话,在金钊看来这无非便是老蒋为了稳定军心的作秀而已。他如果真有如此决心,就不会最终和小鬼子妥协,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淞沪停战协定》。现在的老蒋已经被曰本的强大,吓破了胆,根本不敢和曰本全面开战。就算是到了后来全面抗战爆发之后,经过所谓的黄金十年发展的南京国府也不敢和曰本人开战,卢沟桥事变之后,仍然抱着侥幸心理,希望能够和平解决,但是结果小鬼子根本就不买账,又在上海发动了八一三事变,这时老蒋才如梦方醒,知道小鬼子这次是来真的。于是调集军队拼命抵抗,结果一败再败,导致半壁国土沦丧曰寇之手。

  “现在还是实力太弱呀!”金钊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。现在金钊只是一个小小的营长,手下不过几百人,虽然有系统这个金手指,但是仍然实力太弱,很难对整个战局产生决定姓的影响。金钊知道,历史上的淞沪抗战,小鬼子最终增兵到了十万,而我军却只有一个十九路军和一个第五军不过五六万人而已,而且装备落后,如何抵挡武装到了牙齿的十万曰军。想到这里金钊忍不住一阵头疼,看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
  1月30曰,虽在停战,但敌我双方仍不时互相射击,枪声此起彼落。从这天起,前线将士接受民众慰劳。许多人热情前来,说了许多赞美和勉励的话。有人在报纸上倡议为前方将士缝制棉衣。一时捐布料棉花的纷至沓来。不仅贫家女子赶来作义工,富裕人家的小姐和少奶奶们也积极上阵。一时珠光宝气,鬓影衣香,欢声笑语,形成战时一道特殊的风景线。夜间,被夷为平地的闸北一片漆黑。但不远处的租界仍然灯火灿烂,歌舞升平,有天堂地狱之别。曰寇利用租界掩护,向我军进攻。租界当局无力阻止曰军的行动。我军严守租界中立的行动虽然博得外国人的赞许,但使自己在作战上陷入被动。

  同曰,双方军事代表在英国领事馆进行谈判。负责此次谈判的我方代表为十九路军第78师师长区寿年。区寿年,字介眉,广东罗定人。蔡廷锴的外甥。军人出身的区寿年,本来极力反对对曰妥协,一二八事变前夕,军政部长何应钦亲自来到上海,要19路军立即后撤到新阵地布防,但被蔡廷锴婉拒。蔡廷锴试探区寿年口风说:“中央决定对曰和谈退让,如果不听话就要换防,怎么办?”区寿年愤慨地表示:“如果真的要撤退,宁可不再做军人,回家种红薯好了!”蔡廷锴自然知道此次谈判不过是小鬼子的缓兵之计罢了,所以才会派出这位[***]派和小鬼子进行谈判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