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四百二十四章 小包出水_重生之1976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祝道绣多聪明啊!大姑的话说是问候小包,实际是想问她儿子情况。而且,这问话的口气方式和时机选择都不合适。就淡淡地说:小包命大,这次又没死得了!现在跟着总理上防洪前线去了。

  阿绣的话里意思她理解不出来。果然,大姑立刻就问:你老表和孩子现在怎么样了?听说你的手机可以看到对话的人,能给打个电话,我想看看他们。

  阿绣说:我已经半年多没有在海西特了,他们的事情真的不知道。我的手机在秘书手里,等明天他们过来再打电话吧!

  大姑不高兴起来,她不知道侄媳妇阿绣如今的地位,以为这是在摆什么谱?还要说什么,肖玉凤来了,说:大姑,阿绣坐了一天的飞机,还是早点休息吧!

  夜里,大闹躺在担架车上,用面包车送了回来。

  第二天一大早,来自周围村庄的村民和一些县乡领导,赶过来送葬,给两位乡镇企业明星的老爹极大的哀荣。阿绣和肖玉凤张晗梅加上两个出嫁的巧儿云儿,顶着同样的白孝布,亲自送老头到坟场。

  乡下的丧礼传统,凡是送礼的客人,都有一份孝布,这孝布的长短,那是很有讲究的,普通客人,都是三尺长,半幅宽。说是三尺,不兴足尺足寸,只能撕二尺九。八十公分的幅宽,还得扯开一半。姑舅亲戚子女,那就长一些,都是四尺九。自己儿子女儿媳妇属于孝子,那就长了,整幅白布前后在地上拖着,最低也是七尺九,还有九尺九的。孝子也是有区分的,长门长子继承人才有顶牢盆的机会。

  人死了,灵柩前放的盛纸钱灰的那个瓦盆,底部要钻上小孔,有几个子女就钻几个,还必须本人来钻。寓意是这是死者的钱堆,可以容许子女从孔洞里漏走一些。小包不在,阿绣就有幸得到这个殊荣,大娘一家,给了和女儿媳妇同样待遇,孝布也是一样长,也在牢盆底子上钻了孔。

  大闹不能下地,那摔牢盆的事就只能由二闹来做了,把满是纸灰的牢盆高举头顶,摔得粉碎,大工们在亲友帮助下,抬棺出门。

  阿绣还在坟地看着众人堆土,就看见周小联在远处招手,那肯定是有事情了。阿绣就过去,接了电话。

  阿绣对着电话嗯嗯几声,回头对二闹说:有急事,先走了!

  回家和大娘说了几句话,立刻坐车离开了。

  小包跟着总理在蚌埠闸区,王家坝闸区,看了中游的淮河,沿河向下飞行,转到沂沭泗河系下游重灾区视察灾情。就看到一片汪洋之中,少有的高地上到处是帐篷,沿淮河大堤两侧,有连绵不断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薄膜棚子,这里地势平坦,一马平川,大水淹没房屋,露出个房顶,人们无处可存身,只能住在地势较高的河堤上。

  为数不多的两层楼房,一楼全部泡在水里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