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5章 朝会争端上密奏_汉帝崛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刘宏将与灾异有关的奏疏按类型分组放置,大致上分成了三类。

  一类是借灾异弹劾政敌的,大部分涉及到党争,小部分是私仇,反正都是些屁股比较歪、私心比较重的。

  第二类是劝刘宏祭天祈福避祸的,这样的迂腐之辈竟然还不少。

  第三类基本都是出于公心进谏的,当然也少不了夹杂些私货。

  刘宏着重看了第三类奏疏,里面的建议倒没什么新鲜的,无外乎广开言路,举贤任能,惩治不法之类,还都说得很笼统,点到为止。

  刘宏不知道这些人是有所顾忌还是抱着观望心理,或者表现出来的公心也只是单纯给他这个天子看的。

  不过刘宏还是将这些朝臣的名字都记了下来,打算再观察观察,以备后用。

  看完所有关于灾异的奏疏之后,刘宏的应对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。

  但他还不能就此乾纲独断,他虽然早已亲政,但受到的掣肘太多,手中的权力并不能完全兑现,要想真正让旨意得到贯彻实施,还需要在朝会上借力才行。

  通常情况下,朝廷每五日举行一次例行朝会,刘宏的第二次朝会很快就到来了。

  毫不意外,这次朝会的议题就是灾异之事。

  朝会刚开始,司空陈耽就出列奏道:

  “近日由于灾异频发,朝内外流言四起,人心动荡,若不及时控制,恐引发变故,还望陛下详察之。”

  刘宏知道这只是个引子而已,接下来是大臣们各自陈述观点、辩论撕逼的时候。

 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问:“对于司空所言,诸位公卿有何看法?”

  群臣相互看了看,最终少府杨赐出列道:

  “大汉临近四百年之期,上天有所异动,亦属正常,此为上天对陛下的警醒。

  《周书》上说,‘天子见怪则修德,诸侯见怪则修政,卿大夫见怪则修职,士庶人见怪则修身。’

  而今国家朝政为宮妇、宦官之辈所专断,陛下及臣民皆受到欺罔蒙蔽;而众多圣贤士大夫却屈身于乡野,不能人尽其才,报效国家,此实为反常。

  臣谨揣测,上天降下灾异,或与此相关。

  由此臣以为,陛下当罢黜奸佞,征召贤士,以正视听,或可平息天怒,消除灾异。”

  这简直就是依照白虎通义而出的标准答案。

  杨赐作为曾经的帝师,刘宏哪怕不认同他的话,面子还是要给的。

  “杨师之言,朕已记下。其余众卿有何高见?不妨一一道来。”

  刘宏并不急于发表意见,轻易参与大臣的口水战不是明智之举,用心看戏当裁判和评论员才是做皇帝的核心要义。

  这不,刘宏话音刚落,太尉张颢就跳了出来。

  “陛下,臣以为杨少府之言有失偏颇。少府过于推崇乡野之人,莫不是暗指陛下昏聩不明,不辨忠奸,朝中大臣尽皆废物?”

  “你——”

  张颢一句话把杨赐气得脸红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