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八百一十九章 开发东北和外东北_远东1628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初春的辽东,气温依然不见转暖,早晚的温差极大。西伯利亚的寒流还时不时的会光顾一次,人们还穿着厚厚的棉衣,抵御着初春的微寒。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春天的脚步也在慢慢的临近。

  河面的冰逐渐的化开,冻了一冬的土地也不再坚硬,一层层的松软,最后变得泥泞不堪。辽东各地原本寂静的工地,又开始喧闹了起来。

  自从东北铁路大动脉全线通车以来,原本辽东地区冬季期间运输线,也不再等待漫长的冬天过去,才开始继续运转。整个冬天,这条连接辽东和外东北的铁路大动脉都在一直满负荷运转。

  公司物流速度的加快,物资转运工作也不再因为天气的原因,每年停摆几个月的时间。使得辽东各地的建设速度也明显加快。每天海参崴都有一列列火车满载着各种物资,呼啸着驶出站台,开往辽东各地。

  随着春天的来临,来自海参崴的列车到了辽东各地,刚刚卸下物资,马上就会有大批来自日本和朝鲜的青壮,被荷枪实弹的远东军官兵驱赶上列车,向外东北方向驶去。每个车皮上挤满了人,塞得就像沙丁鱼罐头似的。这些人将成为远东公司的外籍劳工,被成批的送往外东北。

  东北的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生产具有天然的优势,这里拥有亚洲最大和世界最丰沃的黑土地带。在我国广袤的东北平原北部,大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的松嫩平原,面积达20多万公里的黑土带,也是目前亚洲惟一的大面积黑土带。

  黑土土壤肥沃,腐殖质深厚,有机质含量高,团粒结构好,是肥力最高的土壤。黑土地位于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,东北地区年降水450-550毫米,雨量充沛。且雨热同季,非常适宜粮食生产。

  现代社会的北大荒经过多年的建设,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“北大仓”。但是在北大荒的北方,黑龙江的对岸。还有一块更加美丽富饶的外北大荒。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,地表江河纵横,地下储量可观,大气降水充盈,生长期达174天。拥有远东地区最好的土壤气候条件,极为适宜农业发展。

  这里的耕地面积和牲畜总量都很大,是整个远东地区最大的粮仓。这里有珍贵的矿产资源,煤、铁、铜、锰、锡、黄金和钻石、石油一应俱全,远东光是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为44亿吨。这里还有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,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%,可供开采的木材有亿立方米。

  这里的山林中,虎、熊、獐、鹿出没其间,人参、猴头、木耳、蘑菇等名贵山珍数不胜数。连绵的沼泽区丹顶鹤、天鹅自由翱翔,纵横交错的河湖中鳇鱼、鲟鱼、大马哈鱼、白鱼纵情游荡。这里的草原辽阔无边。如果沿大撒马拉河谷走过,鲜花开满了绿色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