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六十八章 由画入道_蜀山悬剑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好是吴道子的画技影响了公孙大娘,还是公孙大娘的剑器之舞影响了吴道子。

  亦或者说,两人都从彼此所长中,取长补短,攫其精髓。”

  白复看了一眼周围,道:“这里人多嘴杂,换个地方我再给你细讲。”

  说罢,白复让伙计撤去酒菜,结账,带着青鸾公主来到隔壁茶坊,要了二楼临街的一间雅室。

  就在白复离开后,相隔几桌远的地方,一胖一瘦两个食客对望一眼。这两人并不在一张桌上,但显然彼此默契。两人分别结账,瘦食客紧随白复其后,胖食客牵过马匹,朝另外一个方向奔去。

  茶坊侍女样貌清秀,一人煮水烹茶,一人焚香抚琴。沏好茶后,两人轻步退出,将茶室门轻轻掩上。

  几盏醒酒茶后,青鸾公主酒劲儿消除,整个人精神起来。

  见此,白复将自己临摹的一幅长卷摊开在桌上。

  画中八十七位神仙从天而降,脚踏五彩祥云,列队御风而行,秩序井然,仪容肃穆,像去赶赴蟠桃盛会。整幅画气势恢宏,气象磅礴,而细节一丝不苟。

  画中神仙造型优美、神态各异,旌幡明器、冠带环佩,鲜活分明,让观者忘形迷醉。

  白复道:“此画作以神仙的长袖飘带、衣纹皱褶、玲珑环佩、旌旗流苏等墨线,交错回旋,展示行走的动势,传递出神仙们各自不同的性情,犹如编钟、琵琶、琴、萧等诸多乐器的交响,在仙空中悠扬。

  这一点与公孙大娘的剑舞如出一辙。所不同的是,公孙大娘的剑舞需要器乐伴奏,而吴道子的画中,静中有动,饱含音律。”

  白复指着其中一位神仙道:“这位神仙的笔法勾勒,线条灵动悠长。可以看出,吴道子落笔自信,运笔无一丝一毫的迟疑犹豫,更绝少失误。

  而且其笔速极快,如行云流水,浑然天成。

  每一丝笔画,增一分太长,减一分太短。人物的神态,衣袂飘动,饰物的重量,风力的大小无一不严丝合缝。

  如果把作画比作出剑,只有顶级的剑手才能把握得如此精准。”

  说道此处,白复剑意上涌,游走全身,不可遏制。

  自从右手拇指被永王李麟割掉后,白复几乎再没用过剑。离开了拇指控剑,剑招中的很多精微玄妙的变化都施展不出。一旦遇敌,险象环生。

  这几日,白复尝试用左手临摹壁画,刚开始极其生疏,慢慢渐入佳境,到今天方能做到心念如一,如右手般灵活,圆融流利。

  白复向青鸾公主借过佩剑,沉吟许久,迟迟没有出手。

  白复深深吸了口气,一剑刺出,如金蛇掣电,剑尖削过桌案燃香头。

  白复手腕一抖,挽出七朵剑花,正是那一剑“峨眉七出”!

  白复出剑,时而雷霆万钧,如激流旋涡,耾耾轰鸣,激飏熛怒;时而轻盈灵动,如风穿竹林,徘徊于桂椒之间,翱翔于激水之上;时而迅捷如电,如天幕闪电,冲孔动楗,眴焕粲烂。

  茶室不大,白复以脚步画圆,腾挪躲闪皆在尺丈之间,更显得白复剑法之轻盈、灵动、飘逸。

  白复突然凝剑一收,剑尖微颤,如江海泛着月光。

  青鸾公主走到燃香前,燃香并无异样,香气袅袅。青鸾公主轻轻一吹,直立不倒的燃香烟灰,瞬间断成上下两节。

  青鸾公主拍手赞道:“好快的剑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