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386代表皇帝参加_大明圣皇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386章386代表皇帝参加当朱由检再和崔呈秀闲聊的时候,乾清门正召开一次别开生面的廷议。

  参与的人有很多,六部九卿,左右侍郎,科道给事中,都察院的御史,以及内阁的几位大佬。

  说实话,这个阵容其实和早朝差不多了,毕竟能站在廊内直接接触皇帝的,也就这么多,也许要少些,但少了的并不是很重要。

  唯一和早朝没有区别的,就是没有皇帝参加。

  当然,对于这一点,参加这一次廷议的朝臣都比较无奈,因为从内阁得来的消息,皇帝是会参加本次廷议和廷推的。

  对于这一点,很多朝臣都比较愤怒,他们觉得皇帝侵犯了他们的权力。

  皇帝和内阁商量的东西,并没有很好的保密下来,除了想要和内阁交换利益的那部分,其他的都泄露出去,大部分够资格的朝臣都知道了。当然,这其实也是皇帝授意的,目的是给朝臣们时间适应,不然真等到廷议时才公布,激愤之下,一些不好的事很可能发生。

  在最初听到消息之时,大臣们的确非常惊讶,他们简直不敢相信,皇帝竟然有这种大胆的想法。

  增设驿部和金部,构建银台,将巡抚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固定下来,大理寺提升品级,作为唯一审判机关,同时设立地方机构。

  地方还要增设官员,和朝中的六部,哦不,应该是八部一一对应。这种种想法和措施,随便一个都能激起轩然大波,如今却一同出现,所有朝臣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对了。

  私底下,剧烈的争吵、反对、讨论、赞同一刻都没有停下来过,每个人都和其他人发表商讨自己的看法,有些甚至直接写了奏疏送到皇宫中,这当然没什么效果。

  好在,经过几天的时间,大臣们激动的情绪总算是宣泄了一些,能够正常的来参加这次廷议,当然,这么多天过去了,该联系的都联系了,自己站在什么立场,那些事可以,那些事不可以,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算计。

  他们只等着在大会上发表。

  和私底下的火爆讨论完全相反,一个个大臣跨入大明门,得知廷议地点不在皇极门,改成了乾清门后,也毫无波澜,很是平静的接受了,竟没一个人喧哗和询问。

  相比于这几天的劲爆消息,廷议小小地点的改动,真的不算啥。

  大臣们在太监的引领下,慢慢来到了乾清门,熟悉布置和方位,让这些大臣恍惚间以为还是在皇极门,只是空间大小的变化,才让他们察觉到,自己换了地方。

  一个个大臣都站好,沉默的站立着,没有一个人说话,而最前面,则是四个阁老,他们一人两边的站好。

  其中,徐光启一边,他身后站着熊文灿,而另一边则是钱龙锡,他的身后是王在晋。

  兵部左侍郎张九德和右侍郎南居益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