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67章 把柄和漏洞_混在东汉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龙山是吕梁山的支脉,前接悬瓮山,西接方山,山上有茂盛的森林,青山披黛,绿树成荫,山间有汾水和几条支流化成的大大小小山泉,泉水清澈,泉声丁冬,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,看到人影也不害怕,静止时仿佛浮在空中,倏的一动,便消失在嶙峋的怪石之后,只留下浅浅的波纹表示它们曾经来过。

  有山有水,有树有草,即使是在盛夏,龙山也清凉宜人,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。而到了冬天,有山挡住了北来的寒风,这里比晋阳城又要温暖几分,傍山而居,伐柴取暖也非常容易。

  刘修选了一个背山面水的地方建立龙山学堂,具体的地址是由卢夫人等一些道士选定的,是不是吉利,刘修不知道,刘修只知道住在这里的确舒服,从喧闹的俗务中脱身至此,享受一下难得的幽静,爬爬山,打打猎,坐在石头上发发呆,颇有出尘之感。

  刘修非常喜欢这里,流连忘返,他干脆把刚刚建成的学堂前院当成了自己暂时的行营,让王允把并州有名的名士、豪强请到这里来开会,商讨并州的发展事宜。

  王允两个月前就发出了通知,他特地说明,这是刺史大人对大家的尊重,是要与诸位士大夫共治并州的友好表示,希望大家不要漠然处之,主动踊跃的献计献策,为并州的安定团结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
  除了几个或真或假的清高隐士,大部分并州名流都赶到了,他们已经抢在刘修之前看过了龙山学堂,从对龙山学堂考究的建筑和用心的选址上,他们看到了刘修对发展并州的诚意,对文化的尊重。他们都知道,刘修现在很缺钱,在这种情况下,他依然没有降低建造学堂的标准,这让那些经生儒士们非常高兴。虽然对刘修要士子们文武兼修,还要把道术引入学堂颇有微词,但总的来说,他们对刘修的态度还是认可的。

  龙山大营就在离学堂不远的地方,是扼守山口的一块大平地,进可攻,退可守,是由段颎亲自选址并安排建造的,用他的话说,这里以后就是扎营的示范,要让每一个入营受训的军官都感受到选一个正确的营址的重要姓。

  再见到段颎,刘修非常高兴。如果不是段颎坐镇晋阳,田晏不会仅仅给他制造那么一点麻烦,很可能会搞得他下不了台。田晏从军十几年,大小数百战,要不是因为段颎,他怎么可能这么配合刘修一个刚出道的年轻人。当初他如果放水,让慕容风长驱直入,刘修就只能落得困守大城塞的下场。

  矛盾是不可避免的,但最后没有撕破脸皮,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。

  “先生辛苦了。”刘修诚恳的给段颎行了一个大礼。

  段颎微微颌首:“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,没什么辛苦的,你这几个月才是辛苦,好在先破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