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十九章 商讨_我当的哥那些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无弹窗网络!

  董贵本身是做和田白玉的,对于翡翠一块涉猎并不多,想要接触到做翡翠的商家,那就需要通过朋友的介绍了。

  这个圈子虽然不小,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。

  不过朋友介绍这种事情,很多情况下都是“同档”的。

  换句话说,老师的朋友最多的就是老师,玉石供货商的朋友,除了客户,那也一定是供货商。

  董贵找的那些不管是和田白玉的,还是翡翠钻饰的,也都是属于供货商级的。

  也是他考虑的比较周全,如果是单纯地寻找商户来填补平台的商家空白,那就有很强的地域限制。

  比如青岛的某金楼,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本地的用户服务,提供出借的珠宝,但要是上海的用户有需求他自然就鞭长莫及了。

  而供货商则不一样,他们都有自己在国内成熟的发货渠道。不管是效率还是安全,都十分的有保障。

  尽管,董贵最初的想法,还是找那些知名的连锁企业来加入进来。

  虽然他们比供货上看起来是次一级的。可他们却有供货商所少有的品牌优势。

  好比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周大福,如果他们能第一时间加入,那么以他们在全国各地都有的门店,是可以很好地为平台用户服务的。

  但实际情况却是人间周大福跟彩云之南差不多,对瑞和这个共享珠宝的平台持“观望态度”。

  说是“观望”,那就跟外交辞令差不多,说的很客气啦。

  实际的意思,就是很直白的——我不信任你。

  越是大的公司,对待任何合作都是会持有很谨慎的态度。他们比一般的小公司更加珍惜自己的声誉,在任何情况不明朗的前提下,人家选择不冒险是很正常的。

  而熟悉的供货商就没有这种问题,渠道人家并不缺,唯一欠缺的,就是没有办法借助他们的品牌来抬高平台的身价。

  对于这一点,如果说杨瑞他们表示不在乎,那就是真的是装了。

  但同样的,他们也知道,饭要一口一口地吃,没有人能一口就吃成胖子。在自己的信誉度和良好地客户反映体现出来之前,他们就得生生受着别人的各种审视地目光。

  “其实我这样也有自己的想法,比方我云南认识的一个黄老板,虽然我被彩云之南给拒绝了,但我能跟人家谈也是黄老板牵的线,就算彩云之南不入我们的平台,黄老板自己手里也是有货的。品质我都看过,非常不错,只要国检给出了权威鉴定,被客户认可我个人觉得不难。而且,他也可以把货寄存在彩云之南的渠道门店,供客户自取。”

  董贵说着,脸上稍稍露出一丝得意之色。

  老郑想了想,有些不解:“那这跟彩云之南加入我们也没什么区别嘛。”

  “嘿,这区别可大了。作为寄存的话,如果我们的生意好,对品牌珠宝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