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46章 山海关_开个飞机去明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些都是后话,现在的只需要将陈圆圆带在身边,不管自己能不能吃到,反正只要别人吃不到就行了。

  现在的当务之急,是赶快到山海关赴任。

  山海关在大明帝国京师以东六百里,是依山襟海,于促狭处建立起的城池,也是辽东进入关内的要道,以此为界,东边的东北地区成为关外,当然了,也有人成为关东。西边的地方叫做关内。

  朱常渊从京师出发,坐着皇帝赠送的黄屋左纛威风凛凛自不必,可是也有缺:走不快。

  每日只行五六十里路,带着陈圆圆一直在途中走了十二天的时间,才终于到达目的地:山海关。

  对于朱常渊来,山海关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,可惜真正见到它的真面目,还是第一次。这座关隘给他的印象就是:牢固。

  牢不可破的牢固。

  看看它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了。

  明代的山海关,就在今天的秦皇岛市东面二十里的地方,当然,这里也是山海互相交接的地方。

  渤海北岸,从锦州一直到天津卫,延绵千里的海岸线上,大部分都是平滑的海滩,海滩上是靠海的平原,一望无际,只有在秦皇岛这个地方,燕山突出一角,像个淘气的花猫甩了个尾巴,将山势一直绵延到了海边。

  当然了,不可能是极其靠海的那种,而是山峰和大海之间,最短的一处距离仅有十余里,便在山海关所在之地。

  东北的建虏想要进入中原。不好意思。这里就是必经之路。从沈阳入京师,经过山海关这里的话,一路也仅有千里的路程,可是如果不从这里走,那就要向北绕道蒙古人的地盘,一路辗转反侧,还要越过高大的燕山,才能从北面入京师。

  虽然也能进攻京师。比如上次皇太极率领二十万大军,无法越过山海关一步,只能撤军从背面绕蒙古。

  不过绕蒙古所走的路程,是沿海所走了路程的两倍,两千里。而且,还要翻越燕山,后续的粮草完全没法保证。

  ,.这就是为什么大明王朝虽然岌岌可危的情况下,苦苦支撑了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顺治皇帝三代人,都没让建虏鞑子得逞,进入关内的原因了。

  后来如果不是吴三桂这狗日的献关投降。大清国怎么可能入主中原

  但这都是后话了。

  从燕山到渤海,这个最为狭窄之处的平坦之地。整个山海关城池就建立在山和海的正中间,方圆大约三里,关中带着周边的地区,可以屯兵三万有余。

  有人不禁要问,既然燕山和大海之间有十几里的平坦土地,而整个山海关城池仅仅只有三里,剩余的那些地方皇太极不直接就过去了么,还攻打山海关干神马

  那是因为,其余没有城池的十余里地方,有一道人工修筑的屏障,数丈高,厚实无比,便是朱常渊的攻城神器在碰到这玩意以后也不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