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81章 天下奇葩之最_开个飞机去明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从江南运量到陕南,旷日持久,便是能够运到,也被运量之人吃了大半,所剩无几。小說,余者经终南山转运长安,再损耗八分,还能剩余几多”

  洪承畴说完,又道:“至于聚民恳田,更是无稽之谈。自古以来,旱则必有蝗,旱蝗相生,便是近河能灌溉的地方种的了庄家,只需蝗虫飞来,便无遗存,又有何用焉”

  不得不说,洪承畴说的很在理,也正确。

  旱蝗相生是一种自然现象。

  古代人不明白,还以为蝗灾是上天的旨意,便是知道旱蝗相生,却又不明白为什么旱蝗相生,自然不会去治理蝗灾。

  但是朱常渊不一样,早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,便整天听到蝗灾蝗灾蝗灾,所以,有时候回到现代社会以后,也会查一查这蝗灾到底是咋回事

  不查不知道,一查吓一跳。

  原来蝗虫的卵在孵化的过程中死亡率很高,但是大旱的时候地下水位降低,对于蝗虫卵孵化却是个好消息,所以,大旱的时候蝗虫多,便是这个原因。

  或许古代没有钳制蝗灾的办法,但是现代社会确实有。

  朱常渊听了洪承畴的话,也没有激动也没有生气,很平静的说道:“事在人为,不试怎么知道能否成功,从江南运送粮食进入长安并非是下官凭空猜测,而是确实具备这个条件。再者,至于说蝗灾”

  看了看满朝毫不在乎的眼光,朱常渊微微一笑。淡然道:“若是真能在渭水河畔开辟良田种出庄稼。蝗灾来了将其驱除便是。有何难处”

  纳尼

  刚刚几乎已经陷入了沉睡中的众臣,在听到朱常渊这个论断之后,都果断的苏醒过来,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看着朱常渊,活脱脱看傻逼的眼神。

  “常渊。”杨嗣昌算是厚道人,看了朱常渊一眼,温和的提醒道:“洪大人之言,肺腑良言也。并非空穴来风,至于蝗灾”

  杨嗣昌摇了摇头,没有说。

  能说到这个份上,已经算是帮朱常渊了。

  说实话,杨嗣昌心中有一份情结,看到了此时此刻的朱常渊,像是看到了多年前的另外一个人,同样是踌躇满志,胸怀韬略想要为国出力,可惜最终客死异乡一事无成。

  朱常渊不知道的是。他的那个元气论,之前也有人提过。甚至去亲自实践过。而那个提出并且征得崇祯皇帝同意去实践的人,正式他杨嗣昌的父亲:杨鹤。

  所以,时隔多年之后,当他再次听到同样的论断时,虽然内心深处也以为不可行,不过,总让他对朱常渊多看一眼,想要庇护一二。

  “唉”朱常渊还没有说话,崇祯就站起来回到自己的御座上,摇了摇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,道:“是朕失德于民,于天下,至于蝗神挞伐,降灾难于我大明。”

  朱常渊听了,心中暗自鄙视,这都什么年代了,还将这些自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