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外一篇 《三国志·季汉书·雍王传》_最后的三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遗计定江东之事?”胤乃止,及明年春,乌孙国主遣人送秃发树机能及敦煌太守马循人头至,胤遂还师。

  司马炎称帝之后,发兵三路,大举进攻关中,一路攻潼关,一路攻武关,一路攻蒲坂津,皆为汉军所阻,未得寸进。陆抗则趁机取弋阳,晋廷震动。炎乃令钟会撤出益州,会至襄阳,杀扶风王司马亮,反,自立为魏兴王。匈奴人刘渊为上党太守,欲迁为带方太守,渊不满,起兵反于晋阳。一时晋国东西受敌南北俱反,国势颓危。

  胤言之:“胡夷乃我汉民族之仇敌,汉与晋虽势不两立,但同为炎黄子孙,理当捐弃前嫌,共抗胡虏。”遂与晋议和罢兵。未几,北地胡乱,众皆称胤睿智。胤调兵平叛,匈奴郝散部、氐齐万年部、马兰羌、卢水胡尽数皆平。

  七年春,胤东渡黄河,进击匈奴刘渊部,取左国城,杀刘渊父刘豹,至晋阳,而后东进,兵分三路,东路右军都督罗宪至冀州,北路左军都督傅佥至新兴、雁门,南路胤自率至上党。胤至上党,与数倍之匈奴、羯敌周旋,辗转于山林险恶之地,粮资匮尽,和雪为食,至若艰险,历三载,取上党,进河东,与羊祜联,破晋阳,平并州。刘渊逃往冀州。

  胤率军东进冀州,巧取抱犊寨,出井径口,据真定,羊祜亦出乐平,取赵国,对信都刘渊形成合围之势。胤决漳水灌信都城,渊大败,只得向慕容鲜卑求援。慕容鲜卑觎觑中原久矣,派兵七万南下,至漳水,遭伏,全军尽墨,渊亦死于易水,胡乱悉平。

  十年秋,晋罢羊祜,以司马骏为都督,文鸯、马隆为副,攻信都,汉晋战于冀州,安国之战,重创司马骏。十一年春,战线重心移至并州,为争并州,双方皆是重兵西进,胤弃上党,诱文鸯攻平阳,败之,鸯退守壶关,自刎而死。汉军东进,战于羊肠坂,生擒司马骏。

  司马炎再度起用羊祜为都督,重整冀州兵马。祜到任后,退守邺城,深壕高垒以拒战,胤破马隆于清河,围邺城,不克,乃转战河内。河内与洛阳仅有一河之隔,汉军兵临黄河,晋国朝野震动,炎欲调邺城兵回援河内,遭羊祜拒,怒而撤其职,槛车擒祜返京问罪,以贾充代之。充至邺城,尽弃之,回师河内,却遭败绩,充身死。炎怒而下旨斩祜于河内,幸得汉军相救,祜降汉。

  胤挥师南渡黄河,攻破洛阳,司马炎自焚而死,晋亡。时炎兴十一年冬腊月初一。

  季汉迁都于洛阳,后主病危,姜维等欲扶新兴王恂继位,兵谏开阳门,意图逼宫,事败,维自杀,钟会亦死,后主崩,北地王谌继位,是为康帝,改元兴国,大赦天下。封胤为雍王,加太子太保,大司马、兼录尚书事,都督天下诸军事。

  陆抗攻洛阳,雍王败之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