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七八章 贵阳(上)_残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贵阳意外失守,让刘文秀进退两难。,。

  按照一般的道理,楚军刚刚攻克贵阳,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,与其正面‘交’锋并非上策,西军既然失去了歼敌于坚城之下的良机,就该暂且后撤,稳固防守,等到从湖广等地调来更多的援兵后,再对贵阳发起进攻。

  但是刘文秀等不起。

  一来湖南孙可望那里已经没有多少机动兵力,从湖北李定国那里调兵路途又太远,部队长途跋涉回到贵阳,就会变成一支疲兵,战斗力严重下降,比如刘文秀和冯双礼以数万大军攻打思州府、镇远府和凯里县费了那么大的力气,和此就不无关系。

  二来这中间耗费的时间太多,如果放任楚军好整以暇的在贵阳休整,等他们养足力气,没准又会流窜到哪里,刘文秀的主力在贵阳以东,贵阳以西的云南方向却兵力薄弱,楚军攻占贵阳后,战略上变得非常主动,随时可以出兵贵州西部的普安府,进入云南,刘文秀哪怕贵为蜀王,也担不起这个责任。

  再三权衡之后,刘文秀决定立刻进军贵阳,对楚军发起进攻。

  “谭贼和周贼虽有数万之众,甲士却寥寥无几,我以十五万大军攻打贵阳,正是泰山压卵之势,此战务求全胜,不使贼人走脱一个!”

  湖广会战持续了大半年,西军不断向前线投入兵力,仅在湖南就有七万多的战兵,刘文秀这次回援贵州带来了一半兵力,其中包括两万余披甲,一万五千人的无甲和轻甲,还有少量的骑兵,再加上辎重部队和搬运铠甲武器的辅兵,麾下一共有十万大军,从云南、四川和广西又调来了大几万的援兵,哪怕除去留在思州府和镇远府的冯双礼所部,刘文秀所说的十五万大军也只少不多,没有半点水分。

  任何一支部队中,战兵和辅兵的比例并不是固定的,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来配置,一般来说,行军的路程越远,携带的辎重装备越多,那么所需的辅兵就越多,除此之外,行军途中有没有足够的补给点,行军的道路条件不同,部队中的骑兵多少,都会影响辅兵的数量。

  举个夸张点的例子,如果一支部队只行军十里,那么一个辅兵也不需要,士兵们扛着盔甲武器就自己走过去了,同样的一支部队,如果千里迢迢的从衡阳走到贵阳,那么就需要大量的辅兵帮他们运送粮草,搬运盔甲装备。

  刘文秀这十五万大军中,战兵的比例将近三分之一,总数大约有四万七千人,以西南地区的‘交’通条件,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,除了刘文秀和孙可望组织得力,更是因为沿途州县可以为大军提供补给,征集民夫青壮,为西军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。

  楚军的西征军进入贵州已久,斥候和细作早已探明他们的兵力,除了袁宗第的一万人马之外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