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01章 替刑55_非典型爽文女主[快穿]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镇压是肯定要镇压的,不然今天闹完明天闹,明天闹完后天闹,没完没了的,边境老百姓的日子还怎么过?

  不过,西南地形复杂,重峦叠嶂,深山老林遍布,打起来难,赢起来更难。

 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,哪能容得三个弹丸小国在那儿蹦跶。

  李俏俏倒是想去实地见识一番,怎奈宣德帝现在粘人的紧,根本不考虑任何让她离京的可能。

  “威武将军驻守西南多年,熟知西南地貌分布,由他领兵足矣,无需你亲自出马。”宣德帝如是说。

  他不同意,李俏俏也无意强求,大丰能人辈出,又不是离了她张屠夫就得吃带毛猪的。且京城事多,她每天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,不去也罢。

  近几年,大丰百姓的日子明显富裕了很多,连带着朝廷亏空多年的国库也变得逐渐丰盈,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正是生产力的进步。

  大丰有着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,即生产资料为地主阶级所占有,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,因此,他们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。

  由于劳动力与劳动工具所限,缴纳赋税与佃租后,农民兜里便不剩多少余粮了。他们勒紧裤腰带,一年又一年,一辈子都脱不了佃农的坑。

  李俏俏不可能拔苗助长,横冲直撞地对生产关系、社会制度或者统治阶级下手。

  所谓“天下一家,同享太平”、“凡天下田,天下人同耕”、“无处不均匀”这种口号,提出来也没有意义。生产力跟不上,思想进步跟不上,文化程度跟不上,说的再多都是空泛。

  所以,李俏俏直接着手于生产力,从多方面改进农民劳动工具的同时,大力提升农桑养殖的技术水平。

  像锄头、铁锨、耙子、镢头这些最基础的农具,李俏俏直接发行了一个统一尺寸,每家每户可以按人头去衙门领取。

  然后是手摇式和脚踏式稻谷脱粒机,大丰如今还没有电力,这种人工的稻谷脱粒机虽然费人力,但用起来着实方便,还节约时间。

  除了更新农具、搞一些农具发明,李俏俏还开设了农耕班,强制所有农民参与学习,教授他们农耕经验和相关诀窍。

  比如,怎样沤肥可以让庄稼长得更好,什么样的土地适合种什么样的农作物,通过骟猪可以让猪崽长得又肥又壮……

  农民不是天生就会养猪种地的,大家都是自行摸索或者凭借祖上传授的经验。

  在乡下的时候,李俏俏就见过不少种了一辈子地、却还摸不清楚庄稼生长习性的人。他们只会一味地埋头苦干,可劲儿却完全使错了地方,白瞎了一把好力气。

  所以,教会他们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  除了以上种种,李俏俏还在京郊圈了一大片试验田,寻了不少农桑好手,通过实验育苗,层层筛选,挑选培育出小麦、稻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