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章_85_覆雨翻云后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了朱棣以后就一团混乱。盛大人不必多虑了,甄素善在信中不也说了,燕逆上网惨重,朱棣不日归天,正是我等扫平逆贼,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啊!”李景隆也出言说道。

  其余的将领战斗的热情十分高涨,显然把这一仗当作自己升迁的资本了,不过从情报看来,自己一方扩大战果甚至一战而定的可能性都不是没有,就算有些风险也是值得的。

  沉吟半晌,盛庸终于大手一挥,开始调动部队准备夜袭。

  背水的靖难军营地此时也是忙碌不绝,一队队人马的调动十分频繁,虽然他们刻意掩饰出一番平静的境况,但一些细节隐瞒不了那些有心之人。

  徙骇河上已经连夜架起几座浮桥,加上原来的两座,已经达到七座之多,一队队的人马小心的走过河面,向着东昌城而去,看上去真的是靖难军想要不顾一切地撤军,就算造成不小的损失也在所不惜。

  他们这是在赌博,在大战后的第二天就要趁夜撤军,赌的就是自己的松懈没有发现。

  盛庸心中有些不妥,但事实告诉他,他的疑虑没有道理。六七座浮桥,以正常的情况看,经过将近一个时辰的撤退,到这个时候正好渡过一半,因为人数的流量是不会变的。也就是说河这边还有将近五万的士兵,就算这是一个圈套,那套口的绳子也太脆弱了,那五万的士卒怎么能抵挡住自己十万兵马的冲击。

  为了更加保险一些,盛庸下令再等一刻钟。一刻钟之后,由平安的骑兵打前锋,步兵随后从两翼包抄,一举歼灭剩下的部队,推迟了一刻钟虽然会放走两万左右的燕军,但是剩下的三万将成为瓮中之鳖,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战果了。

  盛庸的想法是不错,因为七座浮桥源源不断地向东昌方向输送士兵,这个情况稍微站在高处眺望就能够发现,虽然不能看清人,但是人流的那一条线还是依稀可辨的。

  但是如果你能够靠得再近一些的话,你就可以看出这七条流动的线并不是完全相同。在两边靠近外围的四座浮桥的人是向东昌方向不假,但是中间被两边的浮桥包夹的三座浮桥,上面的人行动的方向正好和他们相反,是从东昌走向河边大营!

  如此一算,这么长的时间里面,真正渡过河的部队只是少数,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已知部队在往返地移动。两边的部队过河五里又原路折回,造成了靖难军大量渡河的假象。

  丑时末尾,正是人睡的最香的时候,而交战双方的将士们却都不敢有一丝休息,因为不久后等待他们的,将是一场大战。

  平安率领着自己的两万多铁骑慢慢移动到靖难军大营前三里处,才开始加速,冲击大营的正面,而后紧跟上来的步兵分别从两侧营翼包抄,以图来一个一锅端。

  正面的骑兵并没有受到多少阻挡,慌乱地几阵箭雨之后,便任由铁骑撞开木栅栏,直冲入了中营。

  但是进入了中营之后,平安立刻发现情况的不对劲,偌大的中营灯火通明,却见不到几个人,原先放箭的那些个士兵也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,正诧异不解的时候,前面不少战马掉入了一个个早已挖好的陷坑,立时激起一阵人仰马翻。这些陷坑挖的并不是很深,但是极其不规则,让进来的骑兵根本无法保持阵型。

  然而最让人胆寒的还不是这个,意识到自己中计了的平安马上下令撤退,就在这个时候,两边响起几声震耳的鼓声,周围立马亮起了一排火箭,将地上的油罐照得铮亮。

  PS:新书《神灯》期待您的关注,现代人获得阿拉丁神灯的故事,请点击下面图片链接。

 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: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