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46章 安分_魏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46章安分

  蒋班,字公俊,庐江郡灊县人。

  祖上虽然没有出过什么光宗耀祖的人物,但诸如游缴、亭长之类的小吏却隔三差五便有一人,故而也小有家财、能勉强算得上豪强之家。

  但蒋家时运不济。

  侥幸逃过了黄巾之乱的摧残,却在袁术割据淮南时迎来了灭顶之灾。

  那时袁术军中缺粮,便向庐江太守陆康索要米三万斛。

  而陆康认定袁术乃叛逆之臣,断然回绝且整军备战,使得袁术大怒,遣孙策督兵前来攻伐。此战历时两年,最终以陆康兵败病死而告终。

  而整个庐江郡的吏民也因此迎来了袁术的暴戾。

  不仅在战事持续期间,被袁术的兵将肆意烧杀掳掠,战后还被横征暴敛。

  蒋家那时因为家中有人在陆康麾下效力、坚决抵抗袁术的兵锋,故而也迎来了事后追责,被逼迫到遁入灊山后方的群山(大别山脉)中苟延残喘。

  后袁术败亡,魏武曹操表刘馥为扬州刺史,遣来江淮抚民。

  刘馥匹马到任,兴建且移治所至合肥城,招抚梅乾和雷绪等落草为寇的袁术余党,历经数年时间兴办学校推行教化、广修水利兴造屯田,让许多已然遁入深山水泽或者逃往其他郡县的百姓感其仁德,纷纷归来本郡。

  蒋家也是在那个时候,走出群山归故里安居乐业。

  且蒋班之父还因为识文断字、略有勇力,被官府召为郡兵屯长。

  但在建安十四年(209年),武帝曹操为了防范孙权攻击,打算强制将淮南的民众内迁,也让刘馥的心血皆付诸东流——他耗费八年之功,好不容易在江淮聚拢了十余万百姓,皆因此受惊吓而逃去江东的地界去了。

  蒋家没有去。

  理由是早年家中有人死在了孙策的兵锋之下。

  被转到了庐江郡西侧的安丰县定居,且因为蒋班之父在军中效力的干系也颇受善待,画了些田亩安置、温饱无忧。

  也让蒋班从小便有了习文学武的条件。

  年十七时,顶了其父之缺成为郡兵,后又因为是良家子的干系得以转入常备军,成为了一名骑兵什长。

  魏吴在淮南的战事颇为频繁。

  六七年勤勉任职下来,蒋班已然累功升迁为军司马、骑兵斥候营的副职。

  且马上就要转为斥候营的主官了!

  因为原先的主官,在石亭之战中受创,养了一两年也没见伤病好转,便征求得上峰允许解甲归田去了。

  作为副职的蒋班,也理所当然的开始代理斥候营诸事务。

  如今,随着前将军满宠被转为征东将军,淮南战线各部兵马的将率空缺也随着补齐、各自职责也落实。已然代理了骑兵斥候营事务一年的蒋班,堪称曙光在即。

  哪料到,夏侯惠竟是在这个时候来了!

  且还是放着上千人骑兵曲的副职不当,自动前来斥候营任职。

  自然,哪怕没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ndd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